第6章 结论

2024-05-18 11:41

1. 第6章 结论

地质工作已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科技创新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未来15年地质高新勘查技术要实施“全面跟踪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的总体战略,加快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工作中的应用,支撑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实现。五大地质高新技术的发展目标是:
1)我国的遥感技术将着重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系统,实现数据获取的精准化、规范化,建立数据处理自动化技术流程与标准体系,实现空间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构建国土资源遥感应用系统等,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支撑作用。
2)物探技术主要针对深部油气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航空重力探测系统(尤其是重力梯度探测系统),大功率、多功能化电法仪器,长周期大地电磁仪器装备,发展和推广我国自主开发的多类勘探方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等技术,逐步实现技术的自主化,摆脱国外的技术封锁。
3)化探技术主要针对建立我国完善的大陆与海洋地球化学基准网,研制具有我国特色的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究盆地深穿透地球化学区域调查技术,研发海量、多尺度地球化学数据空间快速检索与图形化显示技术,研制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谷歌地球化学平台与地图技术等。
4)钻探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开展现代化的深孔地质岩心钻探、反循环取样钻探、深水井钻探、定向钻探、浅层取样钻探等领域的施工设备、器具及钻进工艺技术的系统研究,完成5000m以内地质钻探装备及工艺技术体系建立,形成我国钻探装备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发展格局,建立现代化的钻探装备设计研发和生产体系,以高科技为核心带动工艺及装备的发展,实现钻探装备的智能化,先进、高效钻探技术的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提升我国的钻探装备与施工技术水平,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5)地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结合传统地质信息技术,融合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组成新的地质信息技术体系,地质信息技术基本满足地质工作的需求,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处理好跟踪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强化科技创新长效投入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加快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

第6章 结论

2.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三水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为题,重点对白垩纪以来三水盆地的沉积、层序、沉积构造演化和沉积动力学机制等几个层面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前一部分对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的沉积地质进行研究,重点厘定了研究区的地层格架,并对研究区的沉积体系类型和展布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第二部分对研究区的层序界面成因类型、层序划分方案、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展布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区域对比。以此为基础,将三水盆地的区域构造格局、构造运动史、层序岩相古地理变迁、火山岩性质、边界断裂活动特征等同走滑盆地的经典实例———里奇盆地进行了对比,把三水盆地定性为一个发育在海西-印支褶皱基底上的走滑盆地。最后通过详细解剖三水盆地在不同古地理时期的构造应力场特征,据其受力情况,确认了三水盆地在FSQ1充填层序和FSQ2充填层序发育期的走滑机制。论文的三个部分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前一个部分均是下一步研究的基础。从沉积→层序→盆地演化→盆地形成机制的研究过程,体现了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践到理论的辩证思维。概括起来,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通过大量钻井和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确认了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等五大沉积体系,并研究了它们的时空分布。其中,冲积扇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南海丹灶、四会大沙、三水河口和宝月、清远石角以及盆地东南部的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区。层位见于盆地形成初期的百足山组、白鹤洞组一段、宝月组的三段、莘庄村组的马房段以及华涌组的金星岗段、TK7井三水组一段、水72井三水组;扇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水20井莘庄村组、水21井、水5井、水深1井、水基1井、水30井莘庄村组的马房段;河流相主要分布在水72井大塱山组一段,TK7井大塱山组二段、三水组一段的顶部,三水周边地区宝月组、南国桃园莘庄村组的马房段;三角洲相主要分布在水30井、水21井的宝月组,水20井、水基1井的宝月组-华涌组,TK7井的大塱山组,水9井大塱山组一段,水深1井怖心组大岗段-宝月组,水4井大塱山组一段的上部,水5井、水17井的宝月组和怖心组;湖泊相主要分布在盆地宝月、河口、华涌等地区的三水组、莘庄村组、怖心组。
(2)全面系统地在三水盆地开展了白垩系-古近系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古风化壳、区域不整合面、河道侵蚀冲刷面、钙、铁质结核层、相序不连续或相转换面五种形式的层序界面和以油页岩、石膏层、泥灰岩、鲕粒灰岩等为标志的最大洪泛面。
(3)厘定了三水盆地的层序划分方案,建立了三水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以层序界面为标志,综合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的研究成果,应用构造层序的研究方法,将三水盆地划分为两个盆地充填层序FSQ1和FSQ2,4个构造层序(TSQ1~TSQ4),10个层序(SQ1~SQ10)。其中,下白垩统百足山组为层序SQ1,白鹤洞组为层序SQ2,SQ1和SQ2共同组成构造层序TSQ1。上白垩统三水组为层序SQ3,大塱三组为层序SQ4,SQ3和SQ4共同组成构造层序TSQ2。构造层序TSQ1和TSQ2组成盆地充填层序FSQ1。古新统莘庄村组马房段为SQ5,大坑段-艮坑段为SQ6,SQ5和SQ6共组成构造层序TSQ3;始新统怖心组为SQ7,宝月组一段为SQ8,宝月组二段和三段为SQ9,华涌组为SQ10。SQ7~SQ10组成构造层序TSQ4。TSQ3和TSQ4组成盆地充填层序FSQ2。
(4)以层序为单位,系统编制了三水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10张。这10张古地理图系统反应了三水盆地的古地理变迁,为后续关于盆地性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通过构造背景、基底性质、边界断裂特征、火山岩特征、层序充填序列等的详细分析,并将其与走滑盆地的经典实例———里奇盆地进行对比,将三水盆地定性为“一个发育在海西-印支褶皱基底上的走滑盆地。走滑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盆地第一充填层序FSQ1(白垩纪)时期为左行走滑挤压盆地,盆地第二充填层序FSQ2(古近纪)时期为右行走滑拉张盆地。
(6)从大地构造背景出发,探讨了盆地的形成机制,认为白垩纪时(充填层序FSQ1发育时期),三水盆地主要受到了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作用而使其所在的华南板块和南侧的印支板块向东挤出所产生的走滑效应的影响,由于印支地块被挤出而且向东移动的速度大于华南地块的移动速度,表现为左行走滑的特征。同时,来自太平洋-库拉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使其所处的应力场为挤压性质,故盆地性质为左行走滑挤压盆地。古近纪(充填层序FSQ2发育时期),三水盆地受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使之所在的华南板块和南侧的印支板块向东挤出继而产生走滑效应;与此同时,东边太平洋-库拉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减弱,而南侧由于南海的扩张使三水盆地处于张性的构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华南地块被挤出并向东南移动的速度大于印支地块移动的速度,使之变为右行走滑,故盆地性质为右行走滑的拉分盆地。
开展三水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研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科学意义:①系统的沉积学的研究为三水盆地资源的勘探、特别是有关沉积矿产(石膏、煤、油气等)的勘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地质工作;②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三水盆地形成机制,对于探讨华南东部大陆边缘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窗口的意义。
此项研究是第一次较系统的对三水盆地展开沉积盆地分析方面的研究,其中许多认识,如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和层序格架的建立、10个层序(时期)岩相古地理图件的编制、沉积盆地的性质及阶段的划分、形成机制等,对三水盆地来讲都具有新意。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也深刻地体会到此项研究涉及的知识面之广和学科之多,几乎囊括了基础地质学的所有学科:区域构造学、沉积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等,同时对研究者驾驭宏观的能力、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实在是本人能力所未能及的。同时,这些研究工作所依靠的资料大多来自于广州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所施工的大量水文和工程地质钻井,还有部分露头剖面。其中关于火山岩的认识,多是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由于三水盆地的油气前景堪忧,油气地质工作转移到南海,所以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利用不多。这些都给本次研究工作带来了遗憾。总之,这次关于三水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研究只是一个探索,愿此项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日后的研究中,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把三水盆地、甚至是南方大陆边缘的研究引向深入。

3. 第章 主要结论

(1)通过对华南地区构造-岩浆演化的综合分析,首次提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受控于华南6条EW向花岗岩带最北的雪峰山-武功山-光泽岩带,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前侏罗纪的EW向构造作用有关,经历了前侏罗纪挤压—侏罗纪压扭—白垩-古近纪伸展减薄—中新世以来的挤压抬升这种“开-合”交替演变的构造活动历史,铀矿形成于白垩-古近纪伸展减薄这一特定的构造演化阶段。
(2)对相山地区遥感影像进行了深入的判译,发现NE向、NNW向、SN向、NWW向及EW向多组线性构造形迹大多数是新构造运动导致的古构造复活的产物,即它们具有新构造的特点。首次提出新构造运动是矿床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3)运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开发的GeoExpl软件,对相山地区重磁数据进行了二次开发,不同高度重磁异常上延图、不同高度重磁异常方向导数计算结果显示,相山地区基底构造主要有EW向、NE向和NW向3组,基底构造的交会是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定位机制。NE向相山-芙蓉山基底构造(F2),将杂岩体分划成具不同结构构造特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
(4)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由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酸性熔岩及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组成。长期归属溢流相火山岩的流纹英斑岩获得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29.54±7.93Ma,该年龄小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年龄,结合其产状形态特征,认为流纹英安斑岩是火山期后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参照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的145.5Ma界线年龄,首次提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的新认识(火山岩以前归属晚侏罗世)。
(5)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从喷发—侵出—侵入,SiO2含量和Rb/Sr、Rb/Ba比值降低,而TFe(Fe2O3+FeO)、CaO、MgO、TiO2、P2O5含量、固结指数SI、δEu则呈增高趋势,岩浆演化与正常岩浆房酸度逐渐增高的岩浆分异趋势相反,笔者命名为“反方向岩浆演化系列”。不相容元素的比值如Th/U、Rb/Ba、Th/Nb、Th/Ta、Nb/Ta、La/Nb变化幅度较大,与SiO2等主量组分没有明显的正消长或反消长关系,稀土配分曲线也不尽一致,故认为火山喷发相、侵出相和侵入相岩石具有不同的源区性质,突破了前人“形成相山各类火山杂岩的岩浆不仅同源,而且它们是同一岩浆房中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的观点。
(6)通过对植被发育的相山铀矿田ETM+数据主成分变换和比值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植被的影响,获得了良好的含水矿物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出分布在相山矿田西北部碎斑熔岩中的或北部西段变质岩中的蚀变遥感异常是热液水云母化引起的,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7)针对相山矿田铀成矿特征,笔者提出铀钍富集系数的概念(FD=U×Th/K),FD反映的是铀钍组合矿化情况,与(火山)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认为相山地区铀钍富集系数与矿床空间分布有一定相关性,即铀(含钍)矿床多数分布在FD相对较高区域或其附近。
(8)矿床产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内部及外侧,东南部矿床较少,西北部矿床无论是数量还是品位都明显好于东南部。基于DEM的面积-高程曲线计算表明,相山地区地表总体侵蚀严重,但由于组成地表物质的岩性差异和地质构造活动强度不同,侵蚀程度不均匀。通过地貌形态、花岗斑岩产状、碎斑熔岩物化性质、成矿类型特征的对比分析,提出相山矿田西北部与东南部具有不同的侵蚀程度,矿床不均衡的产出特征,不是成矿作用或地质结构差异引起的,而是侵蚀程度不同所致。从矿田西北部到东南部,矿床侵蚀深度逐渐加大。矿田西北部矿床保存条件较好,多数铀矿完整或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这对相山地区今后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9)华南红层与铀矿化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两者均形成于白垩-古近纪的拉张构造背景。笔者从新的视角,即华南红盆的保矿作用再度审视华南红盆与铀矿的时空关系,首次提出红盆受后生断裂构造(新构造)控制,是残留构造盆地。产于红盆附近的矿床(田)过去曾被红层覆盖过,红盆附近和深部是有利于矿化保存的区域,也是找矿方向之所在。
总之,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形等多源信息,即可单独应用,探索某一方面问题,也可集成研究,形成信息的优势互补,增大探索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相山地区新构造运动明显,铀矿床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侵蚀作用,但西北部与东南部相比,构造格架复杂,地形变异大,蚀变遥感异常明显,铀钍富集系数高,矿床保存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是深入找矿、扩大规模的主攻地区。

第章 主要结论

4.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本次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贯彻“构造控盆,盆控相”的研究思路,对川东南地区早志留世小河坝期的沉积物进行了物质来源、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研究了沉积体系演化特征,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的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对在川东南地区寻找新的天然气勘探接替层系、开拓新的勘探领域以及志留系储层的识别和预测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
(1)通过区域沉积学分析、古水流分析、岩石矿物学(轻矿物、重砂矿物)分析、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手段,对研究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物源研究表明,小河坝期碎屑岩源区的沉积构造背景比较复杂,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及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的性质。研究区的物源区主要是东部的江南-雪峰山隆起区,母岩主要为抬升基底型更老的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通过沉积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学及沉积学方法,研究了川东南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的物质来源,研究认为川东南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砂岩的物源为雪峰山隆起西南段的古丈、芷江、沅陵、怀化及通道一带的新元古界板板溪群及其侵入板溪群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基性喷出岩。
(2)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剖面和钻/测井的详细研究、描述和对比分析,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古生物标志、遗迹化石特征、剖面结构和演化序列,将研究区志留系小河坝组(或石牛栏组)划分为2个沉积体系组,3个沉积体系,5个沉积相及众多亚相、微相类型。其中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主要由三角洲构成,发育于靠近雪峰山隆起的川东南-湘西地区;海洋沉积体系组主要发育陆棚、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发育于川南-黔北地区。
(3)在消化和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野外剖面、钻/测井、古生物、地球化学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对层序地层单元进行了识别:研究区志留系小河坝组(或石牛栏组)划分出两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仅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同时在研究区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
(4)通过等时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分布规律的研究,明确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及物质聚集分布特征。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相展布图,更加精确真实地反映了海陆分布、物源方向及其演化过程,更好地反映了层序格架下的物质聚集横向分布规律。揭示出研究区早志留世小河坝期碎屑岩沉积的物质主要来自东南部的江南雪峰山隆起,沉积环境由东往西逐渐变深,三角洲平原位于湘西地区,三角洲前缘发育于川东南地区;碳酸盐台地发育于靠近黔中隆起的南部浅水区,沉积环境由南往北逐渐变深,深水陆棚沉积区位于宜宾-重庆一带,该新认识对于更准确地预测川东南志留系储集体的分布以及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
(5)研究区古地貌总体表现为“三隆一凹”地形,小河坝早期主要是对奥陶纪末期形成的隆凹格局进一步填平补齐作用,表现为扬子地台的缓慢隆升中,其边缘受华南古陆活动影响隆升速率加快的特征;小河坝晚期中上扬子地区已转变为克拉通内或克拉通周缘盆地沉积阶段。早期由于华南陆块进一步向西蠕动,研究区受挤压掀斜作用影响水体进一步变浅,同时东南方向的物源供给充足,沉积了一套灰色、灰黄色和灰绿色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小河坝晚期表现为一次幕式海进,但整体还是以稳定的抬升为主,沉积了一套向上变粗的旋回。在川南-黔北地区发育灰质、浅水陆棚和开阔台地沉积,向北依次出现混积浅水陆棚和泥质深水陆棚环境,南部安基屯-娄山关地区广泛发育碳酸盐开阔台地,局部出现内碎屑浅滩和生物滩沉积。通过对研究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物源、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及层序格架下的物质聚集分布规律的详细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小河坝组沉积物质主要发育于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物质聚集分布规律主要受控于构造活动、古地貌、物源供给、气候及海平面升降等因素。

5. 第1章 绪论

地下水科学专论阐述和介绍地下水科学在现代技术方法、特殊类型地下水、特殊地区地下水等若干专门领域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包括遥感的原理及其应用、同位素方法及其应用,还包括地下热水、地下卤水、天然矿泉水、海岸带地下水、干旱区地下水以及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它们是人们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
遥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从空中观察地球表面的能力,尤其对于那些人类难以进入的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调查和观测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已进入航空航天时代的今天,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文、气象、地理、地质、资源、环境等领域,成为一门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在研究水资源与生态植被变化的关系、估算地表蒸发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将继续在自然资源调查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广。
地下水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形成大量微观的同位素踪迹,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测试地下水中的同位素组分,包括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分析地下水的起源和循环的历史过程,提供地下水及其与环境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应用同位素理论与方法研究某些水文地质问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例如查明地下水的起源和不同含水系统的水力联系,示踪地下水的迁移,测定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参数,估算地下水储存量,测定地下水年龄等。同位素方法结合传统的研究方法,可以深入研究地下水形成和演化的许多具体问题。
地下热水既是水资源又是能源,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受大地热流的差异性影响,在地球表层的一些地下水分布区分布有地下热水,或者在地表出现各种地热显示(例如温泉、间歇喷泉等)。地下热水可以用于发电、供暖、洗浴、疗养和保健、洗涤和烘干以及温室养殖和种植等。同时由于它在深循环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水-岩作用和水-热交换过程,载有许多有关地球深部的信息,包括热水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控热构造的性质、规模、深度及其活动性、围岩性质,以及地震、岩浆活动、蚀变、矿化等。
沉积盆地常常分布有石油、天然气、盐类矿床和某些金属矿床,也分布有地下卤水。在地表盐湖附近、滨海地区松散沉积层、平原地区下伏凹陷盆地等处也都分布有卤水。地下卤水矿化度高,富含多种微量组分(例如Br-、I-、Sr2+、Ba2+等),并在某些层位和部位富集。从地下卤水中可以提取石盐及多种有用组分,随着人类对卤水的开采利用,有关地下卤水的分布、迁移和水化学特征及卤水的形成问题,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沉积盆地地下卤水的富集和演化,对盆地内矿产的形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重要的作用。
天然矿泉水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开发利用。由于含有某些特殊化学成分或气体成分,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天然矿泉水可以作为绿色饮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饮品的质量要求日益增加。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矿泉水类型齐全,可采资源量较充足。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在饮用、医疗保健等方面形成了相应产业,获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了解天然矿泉水的类型、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是开发利用天然矿泉水的基础。
在天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海岸带咸淡水界面位置、滨海含水层地下淡水向海洋的排泄量和海潮潮汐效应的分析和预测计算是海岸带地下水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海水入侵是沿海地区常见的和深受关注的环境地质问题。了解确定海岸带咸淡水界面位置的方法和利用这些方法进行天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海岸带地下淡水排泄量计算,以及进行海潮潮汐效应下海岸带地下水流动和水文过程的计算,掌握海岸带水动力场和水文过程的特征,有助于科学地认识、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滨海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和防治海水入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尤为宝贵。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粮食危机、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被提到议事日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舆论界的注意力逐渐转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在环境条件脆弱的干旱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这些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乃至人类生存的关键因素。干旱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次转化等,与其他地区极不相同。了解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形成和循环特征,有助于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地球上现代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我国国土面积的22%分布有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区地下水分为冻结层上水、冻结层间水和冻结层下水,在冻结层上水以上还存在包气带水。多年冻土的分布影响着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范围、水力联系及水化学特征等。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多年冻土区冻土的温度普遍升高,出现了冻土区下界升高、面积减小、上表面埋深增加、饱冰冻土退化成少冰冻土等现象。了解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特征和变化,有助于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下水科学在上述专门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各自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在未来的岁月里,随着研究方法的丰富和研究课题的深入,地下水科学在上述专门领域的理论知识将会得到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随着地下水科学的服务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在其他专门领域也会取得丰富的成果。

第1章 绪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