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融现象

2024-05-18 22:53

1. 什么是金融现象


什么是金融现象

2. 什么是金融现象?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 货币的发行、投放、流通和回笼;各种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银行会计、出纳、转账、结算、保险、投资、信托、租赁、汇兑、贴现、抵押、证券买卖以及国际间的贸易和非贸易的结算、黄金白银买卖、输出、输入等。

扩展资料:
金融的特点: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3、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4、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

3. 什么是金融现象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 货币的发行、投放、流通和回笼;各种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银行会计、出纳、转账、结算、保险、投资、信托、租赁、汇兑、贴现、抵押、证券买卖以及国际间的贸易和非贸易的结算、黄金白银买卖、输出、输入等。

扩展资料:
金融的特点: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3、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4、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

什么是金融现象

4. 公司金融算金融异象吗

算的,一般上市的公司都会出现金融异象。
这种过度的自信会使得股票交易时出现交易的频繁,产生过度交易。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大结果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二是缩小可能发生的范围”。尤其在一次成功的交易以后,往往会更加的自信,倾向于再次的交易,逐步倾向于缩小投资的范围。
而对于一般失败的交易,不会去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常归因于运气不好。这样把成功归于自己和把失败归于运气的心态属于交易者的“自我认识偏差”,是由于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起的。
同时,股票的持有者会将股票卖给一些过度的自信的交易者,这些交易者会持有乐观的心态,使股票过度的交易,最终引起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形成偏离,在成一种动态的循环,容易形成泡沫。


人们的从众心理对投资的影响:
著名的“羊群效应”就是这样引起的,社会心理学家Homan,认为“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超越了这一总和。群体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个体在群体中会产生不同于独处环境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了诸如从众,流言等心理现象”。
在投资的领域,从众心理因素表现的更为突出,因而,经济学家已将此作为重要的偏好选择予以考虑。

5. 形成金融市场现状的原因

  一、国际收支失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大都发端于此。一般来说,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金融危机的国家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往往出现了经济不景气,政治动荡等现象,继而国民对本国货币失去信心,对美元等外币需求上升,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必须抛出大量外汇收回本币,但是随着负面消息继续出现,货币当局最终无法捍卫固定汇率,宣布货币贬值,导致本国货币崩溃。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泰国的情况为例,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前,泰铢一直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主要盯住美元,随着泰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降低与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上升,泰铢被高估,泰国央行被迫发出大量外汇维持固定汇率,到1996年下半年,泰国金融市场就出现了挤提风潮事件,1997年2月,国际游资又大规模抛售泰铢,1997年7月2日,泰国放弃已实行十多年的联系汇率制度,当日即贬值19%,8月,泰国政府宣布暂时关闭16家金融机构,还宣布境内外泰铢实行统一汇率,从而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再度掀起抛售泰铢的狂潮,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和泰国一样,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汇率也急剧下跌。那么中国会不会因为国际收支失衡而发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呢?应该说不会。首先,中国自从实行汇率改革以来,就已经不再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虽然由于央行的干预,人民币汇率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但是,与东南亚国家的情况相反,人民币汇率不是被高估,而是被低估了,从2005年7月21日至2007年4月30日,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超过13%,并且还有升值的预期,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贬值预期。其次,中央银行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由01年的2000多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6000多亿美元,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一。有了如此之多的外汇储备,就可以有效抵御国际炒家的投机,避免外汇市场发生剧烈动荡。所以,我国因为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二、资本市场失衡
  资本市场决定着金融资产的价格,当资本市场失衡时,将会引起市场的恐慌,大量抛售证券,发生资本市场崩溃从而引发全面性的金融危机。美国八七年发生的股灾就是资本市场失衡引起金融危机的著名案例。在八十年代,由于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成功的经济政策,美国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股市也水涨船高,产生了明显的泡沫,直到87年夏天,股市仍然一片繁荣,但是到10月份,由于一系列的利空消息,如逆差增大,财政赤字严重,使投资者产生了担忧,泡沫开始破裂,10月14日,道指下跌95.46点,创下新纪录,10月16日,下跌108.35点,10月19日,也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市下跌了508.32点,跌幅为22.6%。这场金融危机还蔓延到了全球,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也出现了暴跌,例如,10月20日,恒生指数跌去33.5%。87股灾使美国100多家银行倒闭,股民损失惨重,很少再购买住房导致不动产市场价格下跌。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美国当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首先是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其次,从股指的角度看,自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探底至998点至2007年10月16日达到历史最高点6124点,上证指数上涨了500%以上,在其后的半年时间里,上证指数又缩水50%以上。因此,从下跌的幅度来看,中国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股灾”。然而,再仔细分析一下中国与美国的差异,笔者认为,股市的下跌不会上升到金融危机的程度:第一,中国的股市毕竟是一个政策市,换句话说,官方对中国股市有足够的控制力,而且调控股市手段多样,如在股市大跌时出台利好政策、政府官员讲话,或是召集基金公司集体进行“窗口指导”,还有国资委等政府机构直接动用手中的资金救市等,例如,今年4月22日,当股票跌破3000时,政府立即进行3000点保卫战,当日即收大阳,4月24日,出台印花税下调利好,股市几乎全线涨停。另一方面,尽管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等一些问题,但基本面并没有走坏,高速增长的预期没有改变,因此,只要政府释放利好,市场预期马上改变,股指再创新高也不无可能。第二,即使股市发生崩盘,灾难也不会蔓延到银行体系,八七股灾之所以会引起美国100多家银行倒闭,是因为这些银行有大量的股票、债券抵押贷款,1987年5月,美国银行对股票债券的抵押贷款达388.9亿美元。而在中国,企业主要利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投资并不多,法律也不允许从银行借入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因此,当股市崩盘时,不会产生企业亏损从而给银行造成坏账的情况。当然,也法律也不允许银行投资于证券市场,因此,在中国,即使发生股灾不会引起银行业危机,真正可怕的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三、资金借贷市场失衡
  资金借贷市场失衡引发金融危机事实上就是信用危机,其原理在于,为刺激经济,央行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银行发生大量坏账,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挤兑现象,羊群效应使得这种现象很可能蔓延到整个银行体系,造成大量银行倒闭,整个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打击。上世纪80年代签订广场协议后,为了应对不利的国际收支环境,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了信贷,银行放出大量房地产抵押贷款,加之日本土地本来就比较稀缺,日本的房地产价格猛涨,当时日本土地价格是美国的三倍多,1989年,日本央行三次上调再贴现率,利率提高后,借款人无力偿还利息,导致银行坏账,房地产泡沫破裂,到1997年日本住宅用土地比1989年下跌了约30%,商业用地下跌了约50%,8家住宅金融公司(住专)中有七家倒闭,这也给银行带来了大量的坏账,从而导致了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至今仍未完全恢复。针对中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情况,有许多专家呼吁谨防房地产泡沫破裂,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是一个问题,泡沫理论本来就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格林斯潘说过:“泡沫只有在它破裂的时候才会被证实”,一些学者用房价与家庭年收入只比来测算泡沫是不妥当的,这个比率高只能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证明房价高,在经济学上测算泡沫应该用新房空置率比较合理,但是从技术上来说这一指标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定性地说,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价格高很大程度上是供需引起的,经济学认为房地产的供给长期的比较固定的,但在中国有一个周期问题,大量的城市单元住房都是在80年代兴建的,20多年过去后,这些住房在面积和结构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要求,所以对新住宅的需求是很大的,这自然引起房价高企;另一方面,有几个原因使得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供地从紧的政策使房地产新增量有限;二是目前的政策目标是稳定房价,而不是使房地产价格下跌;三是由于全球通胀,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房地产价格走高,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中国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形成金融市场现状的原因

6. 近期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近期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我觉得高频交易对波动性的影响长期上是中性的,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会加大波动性,在某些时候会缩小波动性。这取决于当时的市场流动特性,于投资者的总体反应。没有高频交易者的假想例子:在某些关键的位置破位下跌,趋势交易者可能会进场做空、多头持有者可能在这里止损,这是自然反应的波动性。加大波动性的例子:在上述情形下,盘面的移动会被高频交易者捕获,利用速度优势快速下单做空,然后在更低的价格把单子抛给上面提到的交易者。这种就会加大波动。

减少波动性的例子: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反身性,当越来越多的高频交易者通过抢帽子获利,市场自然会做出反应。高频交易者之间不会永远是朋友,有时候会成为敌人,另一部分高频交易者会利用高频交易者的止损位进行获利,一部分自然交易者也学会在这个关键点位减少操作、将止损位不设在该位置等。这样造成的波动性反倒比没有高频交易的情况下要小。另一个降低波动性的例子:统计套利高频交易者。但目前市场反应来看,在危机爆发点,高频交易确实导致了更大波动性,因为这时候的市场的反应保命需求远远大于利益博弈。




高频交易在某些时候确实会对流动性造成冲击,对价格造成“扭曲”。举两个例子,高频套利策略是常见的一种高频交易,套利往往要求同时在两个或多个金融工具下单,保证交易进度的同步性,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为了配合一边的交易暂时不顾另一边的流动性一味hit bid或者lift offer的情况。还有一种常见情况跟结算价格有关,比如收盘价或者衍生品到期价的计算,这些一般会以某个时点或时段的价格为准。比如说香港的股票收盘价是按照最后一分钟每15秒成交价格的5个print取中位数,那么可能存在为了控(cao)制(zong)收盘价而在特定时间出现大量买/卖单的情况。

7. 如今传统的金融市场乱象丛生,有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案吗?

造成如今传统的金融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大致集中在五个方面:信用风险、居中成本、摩擦成本、效率低下和流动受限。这源于整个金融市场是中心化的,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都是一个中心,这其中就有很多的诟病:信贷数据的隐私保护、安全共享、信息透明等问题。
而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传统金融市场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透明化、可溯源的技术特点,区块链和金融领域无论是在基因上还是技术上,都是相当吻合的。
而Trust Union信用联盟链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特点,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个人信用与金融关系联盟公链,希望让全球真正实现个人信用资产的有效管理。

如今传统的金融市场乱象丛生,有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