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整理

2024-05-20 11:37

1.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整理如下:
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动词用。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整理

2.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部分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3. 高中语文古文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句子的成分就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高中语文古文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4. 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是高一语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有关特殊句式的考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取之(以)百金
         欲与(之)俱(往)
         皆陈(于)殿下
         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以(之)试人
         遂拔以(之)击荆轲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使(之)毕使于前
         群臣侍(于)殿上者
         比(于)诸侯之列
         敢以(之)烦执事
         许君焦、瑕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烛之武)许之
         (烛之武)辞曰
         阙秦以利(于)晋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为击(之)破沛公军
         加彘肩(于盾)上
         沛公欲王(于)关中
         为(我)击破沛公军
         急击勿失(之)
         具告以事(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之)俱死也。
         旦日(你)不可不蚤自来谢(于)项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举所佩玉玦以(之)示之者三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则与(之)一生彘肩
         再拜献(于)大王足下
         置之(于)坐上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珍宝尽有之
         吾属今为之虏矣
         定语后置句
         群臣侍殿上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秦王购之金千斤
         状语后置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燕王拜送于庭
         使毕使于前
         秦王购之金千斤
         常痛于骨髓
         嘉为先言于秦王
         见燕使者咸阳宫
         给贡职如郡县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若亡郑有益于君
         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长于臣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击沛公于坐
         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以乱易整,不武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亚父者,范增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籍何以至此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今日之事何如?客何为者?何辞为?
         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形容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副词)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副词)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介词)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动词)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动词)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动词)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动词)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动词)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动词)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动词)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动词)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动词)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介词)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动词)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动词)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动词)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动词)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诸
         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
         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合音词)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合音词)
         贼
         1.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危害)
         2.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
         3.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
         4.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过千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
         族
         1.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卒
         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步兵,士兵)
         2.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最终)
         4.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仓猝)
         走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逃跑)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之逃跑)
         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向)
         左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边)
         2.诸士在已之左,愈贫贱,尤益敬古代以右为尊,左为较低的地位。(较低的地位)
         3.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古代车上以左为尊。(车上的尊位)
         坐
         1.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坐下)
         2.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3.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4.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坐落)
         5.坐法去官(触犯)
         归
         1.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归附)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回,返回)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词)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形容词)
         10.此言得之(对、合适,形容词)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吾功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攻之。(《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因并递承转修假目)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总结:递饼撑转家鹰雄目
         附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自然,心系田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大浪淘沙,后胜于前;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气干云天,扫尽狼烟;吾辈尽力,而待明朝,幸甚君子,歌以咏志。

5.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帮忙总结一下?

学习文言虚词的注意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2) 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3) 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常见文言虚词对译 
而:你,你的; 并且,而且,来,可是,地,如果; 就,才。 
何:多么;哪里,什么,为什么,怎么。 
乎:于,在;吗,呢,吧。 
乃:才,却,竟,甚至;你,你的。 
其:大概,或许,难道,还是,应该;是……还是……;他(他们),他(他们)的,我(的)其中的,这(个),那(个)。 
且:暂且,姑且;将要;况且,尚且,而且,并且。 
然:然而;这样;……的样子;地。 
若:如果;你,你的。 
所:……的人,……的事,……的地方,处所。 
为:被,替,因为;呢。 
焉:它,哪里;不译,呢,……的样子,……的声音;于此,于之。 
也:用于句末、句中,不译。 
以:通“已”;因为,而且,来,着;因为,在……时候,凭,把,用。 
矣:了。 
因: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于是,便。 
于:从,比,对,和,与,向,在。 
与:和,跟,同;呢,啊。 
则:就,却;那么,如果。 
者:句中不译;的人、的东西、的事情,个,样,项;……时候。 
之:的,主谓之间,提宾标志,词尾均不译;他,我,这(些、个、样)。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诚……则……,如果……那么(就)……。 
得以:能够。 
俄而:不久,一会儿。 
而况:何况,况且。 
而已:罢了。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既而:随后,不久。 
既……且……:又……又……。 
见……于……:被。 
可得:可以,可能。 
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且夫:再说,而且。 
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是故:所以,因此。 
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唯……是……:只。 
为……所……:被。 
未尝:从来没有。 
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无虑:大约,大致。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无以……为:用不着。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无庸:不用,无须。 
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向使:假如,如果。 
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以故:所以。 
以……故……:因为……所以……。 
以是:因此。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何所……?所……的是什么?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孰与……?与……相比,哪个……? 
安……乎?怎么……呢? 
独……耶?难道……吗? 
何为……?为什么……? 
何……哉?怎么能……呢? 
何……为?……干什么呢? 
何……之有?有什么……呢? 
如之何……?怎么能……呢? 
独……哉?难道……吗?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直……耳!只不过……罢了! 
……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无乃……乎?恐怕……吧? 
得无……乎?该不是……吧? 
……庶几……欤?或许……吧? 
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其……其……也……?是……还是……呢? 
常见文言倒装句对译 
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定语+之+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寻找可以出使通报秦国的人。 
宾语前置句:主语+宾语(疑问代词)+谓语(介词)=主语+谓语+宾语。 
子何恃而往?=子恃何而往?=您凭什么而前往? 
主语+否定词+宾语+谓语=主语+否定词+谓语+宾语。 
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当时人没有谁赞同他这种说法。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帮忙总结一下?

6.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1.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型有哪些   (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4646530)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
  如: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
  如: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4.“者~也”都不用。如:①此人力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 
  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如: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促织》)(二)被动句的格式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
  如: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
  如: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
  如: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如: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
  “归之农”,使之归农。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
  “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 .—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五)句子成分的省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
  如: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
  如。
  2. 高中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3. 高一古文的各种句式整理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
  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
  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
   

7. 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1. 高中文言固定句式有哪些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部分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 *** 。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
  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
  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
  2. 高中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3. 高中语文古文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句子的成分就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
  者,。
  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2、“。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
  者,。
  ”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3、用“见”、“于”,“见。
  于。
  ”
  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
  所。..。”
  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三、倒装句式(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
  4. 高一文言特殊句式50例   知道一些,没下面的这么完整,贴一个给你,看看行不?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 (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惟你是问。5、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二)、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楚人有涉江者。
  (《察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3)、中心词+数。
   

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8.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1,判断句:(1)……者……也; ……者;……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粟者,民之所种;此其效也。除这三种外,还有一种活用的情况,解释原因的判断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都以为:……是……。(2)……是……。例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3)为。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中最后一个“为”是语气词。(4)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例如:刘备,天下枭雄。(5)即、乃等。例如:梁父即楚将项燕。(6)否定判断:非。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
注意:古文中的“是”多数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这”。例如: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
2,被动句:(1)于。例如:不拘于时。(2)为。例如:为天下笑。(3)为……所;为所。例如:茅庐为秋风所破歌;若属皆且为所虏。(4)见;见……于……。例如: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被。例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倒装句:(1)主谓倒装。例如:甚矣,汝之不惠!(2)定语后置。通常以“……者”的形式出现。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石之铿然有声者。(3)状语后置。通常以“……于……”的形式出现。例如: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宾语前置。又可分为:a.有否定词“未”、“莫”等句中,代词作宾语:例如: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b,有疑问代词“何”、“奚”等句中作宾语:例如:大王来何操?彼且奚适也。c,唯……是……。例如:唯予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