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勒的介绍

2024-05-17 21:05

1. 科特勒的介绍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作为现代营销学之父,具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苏黎世大学等其它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1]同时也是许多美国和外国大公司在营销战略和计划、营销组织、整合营销上的顾问。这些企业包括:IBM、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AT&T、默克(Merck)、霍尼韦尔(Honeywell)、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北欧航空(SAS Airline)、米其林(Michelin)、环球市场集团(GMC)等等。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管理学院主席、美国营销协会董事长和项目主席以及彼得·德鲁克基金会顾问。 同时他还是将近二十本著作的作者,为《哈佛商业评论》、《加州管理杂志》、《管理科学》等第一流杂志撰写了100多篇论文。[2]

科特勒的介绍

2. 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什么营销理念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生于1931年,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国际市场学S·C·强生荣誉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苏黎世大学等其它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现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理事,营销科学学会托管人,管理分析中心主任,杨克罗维奇咨询委员会成员,哥白尼咨询委员会成员。除此以外他还是许多美国和外国大公司在营销战略和计划、营销组织、整合营销上的顾问。同时他还是将近二十本著作的作者,为《哈佛商业评论》、《加州管理杂志》、《管理科学》等第一流杂志撰写了100多篇论文。  
科老的贡献之一:让营销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是典型的学院派专家,他生于1931年,是美国最著名的传播类大学----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在很大程度上,西北大学之所以成为市场营销与传播类高校的翘首,与科老息息相关。科老的学术背景惊人,他拥有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等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同时又担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等职务,被多家著名企业聘请为顾问。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写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写出了近二十本著作。

  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是《营销管理》,这部被称为“营销圣经”的巨制己经在全球14次出版,令他被公认为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现代营销学之父”。

  《营销管理》是一部教材,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全面的关于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教材,也是被认为是所有营销人必读的教材——尽管读起来很辛苦。

  这部教材从洞察市场、联系顾客、识别与细分市场、培育品牌一直说到开发产品、管理渠道、大众传播、开拓全球市场,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整史上无出其右,这令市场营销真正成为一门系统化的学科。

 

  打个比喻来形容科老干这件事的意义吧:这就好像一个江湖,各行各业都有山头。原本卖货郎并不入流,但科老苦心孤诣,收罗各种卖货秘诀,编印成册,集大万于一身,于是让卖货郎也登堂入室,成一宗脉,自此与各行各业平起平坐,成为一门有身份的职业。自然,科老亦成一代宗师,受人顶礼膜拜。

  科老的贡献之二:将企业定义为首先是一个营销组织

  上面的比喻其实并不太恰当,事实上,科老最重要的思想在于:销售不是营销;企业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营销组织。

  这意味着,营销并不单单是销售人员的专业,而是整个企业组织运营的核心。这一下子就把营销的队伍扩展到整个企业层面,意义非凡。

  “企业必须积极地创造并滋养市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杰出的企业创造市场。”这是科老最著名的论断,与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思想相映成辉。

  科老的观点背后的逻辑是:全球大部分产业产品过剩,实际上,问题不是出在供给层面,而是需求层面。过多的产品在追求过少客户的青睐。与此同时,全球化、资讯科技以及网络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变化,对企业生存环境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这些都要求企业进行转型。只有逃脱传统的营销局限,转而由营销来打造企业战略,才能对市场容量及企业自身定位做出更明确的界定,才能在转型中成功。

  整个《营销管理》其实也是围绕这样的主线展开,你可以将这本圣经看作企业运营的教科书——一种基于市场需求的公司经营法则,销售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从调研到传播再到新产品推出的整个过程才叫营销。

  英国权威媒体《金融时报》评价说,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与管理的贡献之一是:、在鼓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上,他比任何一位学者或者商业作者做得都多,从而把市场营销从一种边缘性的企业活动,提升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但,实事求是地说,真正能理解和遵从“创造市场”的企业永远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企业现在、以后都将处于“把产品销售出去”的生存状态,所以他们更加现实主义的需要是:从《营销管理》中学到如何销售的技能。

  还好,即使是功利主义分子,也能从中找到经典的教义。

  科老的贡献之三:4P的发展

  有个段子说:某人深夜路遇警察,被喝令检查。警察问:干什么的?答:跑业务的。警察问:跑业务的?那你说说4P是什么?答: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警察敬个礼:辛苦了,早点回去吧!

  这个段子大概是业务人员的自嘲,但倒也形象地反映了4P理论的深远影响——从来没有哪一句话能如此简明扼要地代表营销的要素,正如它的初创者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所说,“它的伟大在于它把营销简化并便于记忆和传播”。

  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Theory of 4Ps)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早的雏形是1953年尼尔·博登(NeilBorden)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罗姆·麦卡锡教授在1960年总结性地提出4P, 科老是这个理论的支持者和发展者,1967年,他在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

  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渠道(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进入20世纪80年代,科老提出了“大市场营销”概念,即在原来的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他认为21世纪的公司还必须掌握另外两种技能,一是政治权力(PoliticalPower),就是说,公司必须懂得怎样与其他国家打交道,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状况,才能有效地向其他国家推销产品。二是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营销人员必须懂得公共关系,知道如何在公众中树立产品的良好形象——这显然更像是对企业家的要求。在科老的营销学中,企业家就应当是位首席营销员。

  6P之后,科老又提出战略上的4p:探查;细分;优先和定位。

  有必要多说一句的是,在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中,定位是指消费者头脑中对某一品牌在该品类中占据的位置,更多的强调来自顾客的心智资源。而科特勒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企业的战略选择。比如:如果某公司想生产出世界市场上最好的机床,那么该公司就应该知道,他的产品的质量要最高,价格也要高,他的渠道应该是最好的经销商,促销要在最适当的媒体上作广告,还要印制最精美的产品目录等等。如果我不把这种机床定在最佳机床的位置上,而只是定为一种经济型机床,那么我就采用与此不同的营销组合。

  如此一来,4P就变成了10P,“大市场营销”理论将市场营销组合从战术营销转向战略营销,意义十分重大,被称为市场营销学的“第二次革命”。

  当然,最广为人知的依旧还是4P,人类似乎再也找不到比这更贴切的营销关键词。尽管之后出现了4C、4R等新潮理论,但人们发现万变不离其中,至今为止仍然可以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来解读营销行为。

  而科老,虽然不是这个理论的原创者,却是最重要的支持者、发展者和运用者。你甚至可以认为,如果没有科特勒,4P不会如此的深入人心。

  科老的贡献之四:推崇互联网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菲利普·科特勒之所以伟大的一个显著的原因是:与时俱进。

  在他步入古稀之年之后,仍然对世界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和清晰的认知,并且不断在他的著作中阐述和修正。其中,互联网的意义与作用是他在营销管理中大力鼓吹的对象,这与他的全方位营销概念是一脉相承的,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恰恰为他的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工具。

  在他的《科特勒营销新论》中,为全方位营销下的定义是“……公司将创业资源的安排、供应链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能量整合在一起,以换取市场上的更大成功。”显然,互联网就是整合的最佳工具,它将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组合成合作网络。

  在《营销管理》最新的版本中,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地成为营销突破的案例,亚马逊、雅虎和eBay都是他的研究对象,而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似乎尤其能验证科特勒的主张:市场营销必须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它的重点必须是在客户身上。在一个产品泛滥而客户短缺的世界里,以客户为中心是成功的关键。

  的确,无论是美国的亚马逊、脸谱,还是中国的阿里、腾讯,无一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他们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等同于企业的命脉,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客户的需求和满足而展开。

  科老在他的生命暮年,不遗余力地宣扬互联网对营销的重要价值,显示出真正的大师级别的高瞻远瞩,而事实也在不断地证明,他的预言和判断是对的。在今天的商业世界,己经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背景,要么上网、要么死去,似乎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互联网与营销这件事上,也许即使没有科老的鼓吹,历史的浪潮也一样汹涌。但科老的价值在于:就象船上的一位老水手,他的呼喊让人们更早地确信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3.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看哪个版要好一些?哪个出版社以及翻译的人是谁麻烦都说一下!谢谢!!

第14版·全球版 王永贵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3版·中国版 卢泰宏 高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亚洲版·原书第2版 何志毅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4版 英文版 格致出版社
第13版 英文版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洲版·第5版 吕一林 王俊杰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千年版·第10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3版 英文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2版 英文版 上海人民出版
第5版·全球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2版 英文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4版 王虹 应斌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5版 戴维智 应斌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亚洲版 第3版 梅清豪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基本上就见过这么多

说实话,其实都差不多,最好的一定是原版的,如果实在推荐中文版的,那就上面的1和2吧


先把这本看完吧,有好处的,看完再推荐别的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看哪个版要好一些?哪个出版社以及翻译的人是谁麻烦都说一下!谢谢!!

4. 菲利普·科特勒的人物经历

菲利普·科特勒作为现代营销学之父,具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苏黎世大学等其它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同时也是许多美国和外国大公司在营销战略和计划、营销组织、整合营销上的顾问。这些企业包括:IBM、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AT&T、默克(Merck)、霍尼韦尔(Honeywell)、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北欧航空(SAS Airline)、米其林(Michelin)、环球市场集团(GMC)等等。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管理学院主席、美国营销协会董事长和项目主席以及彼得·德鲁克基金会顾问。 同时他还是将近二十本著作的作者,为《哈佛商业评论》、《加州管理杂志》、《管理科学》等第一流杂志撰写了100多篇论文。 菲利普·科特勒晚年的事业重点是在中国,他每年来华六七次,为平安保险、TCL、创维、云南药业集团、中国网通等公司作咨询。他的理论深受全世界总裁,营销、经济、管理、教育等各界人士推崇,演讲场面震撼,座无虚席。菲利普·科特勒本人,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研究。相对于经济平稳发展的欧美国家,中国充满机会。1999年底,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科特勒咨询集团(KMG)在中国设立了分部,为中国企业提供企业战略,营销战略和业绩提升咨询服务。自2010年其弟弟米尔顿来华参加GMC总裁论坛后,菲利普·科特勒这位世界级营销学泰斗也表示希望来华与中国企业总裁进行交流。2011年3月,GMC制造商联盟正式邀请菲利普·科特勒来华巡讲,得到菲利普·科特勒的热情回应,“中国GMC总裁论坛菲利普·科特勒专场”已于2011年6月初在中国广州、杭州、宁波举办,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大量媒体。

5. 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满意定义

  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满意定义: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满意度是顾客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产品或者服务性能,以及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评价;给出了(或者正在给出)一个与消费的满足感有关的快乐水平,包括低于或者超过满足感的水平,是一种心理体验。

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满意定义

6. 菲利普科特勒有那几著作

科特勒著作众多,许多都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58个国家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宝典。
其中,《营销管理》一书更是被奉为营销学的圣经。

除此之外,还有《科特勒营销新论》、《新竞争与高瞻远瞩》、《国际营销》、《营销典范》、《营销原理》、《社会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市场专业服务》及《教育机构营销学》、《亚洲新定位》和《营销亚洲》等

7. 《营销管理》和《市场营销原理》这两本书哪本好阿?都是菲利普·科特勒的 看过的回答下 ?速度阿

  很难说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营销管理》和《市场营销原理》这两本书哪一本好,只能说各有特点,如果可以,应该都去阅读和了解,学习时本人建议先学《营销管理》,再学《市场营销原理》。

  《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即作为市场营销学的“圣经”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所著《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是美国高等学府最普遍采用的市场学教材,它同时也被用作全球MBA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自1967年科特勒推出第1版的《营销管理》后,历经40年的发展,至今,《营销管理》已经出到了第14版,其发行量达到了数百万册,被选为全球最热销书籍之一。
  《营销管理》的各个修订版,是科特勒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迅速做出调整修订的成果。科特勒对此颇为自负,将自己形容为“换挡最娴熟的驾车手”。目前,他已经推出《营销管理》的第14版。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营销的思想和方式也将面临重大调整,出现了一些必须做出回应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而万变不离其宗,科特勒所揭开的营销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已经为事件所证明是正确的,并在一次次的改版修订中得到加强、改进与完善。

  而《市场营销原理》同样作为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基本教材,该书不仅保留了《营销管理》中的核心内容,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有关亚洲企业(也包括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开展市场竞争的营销案例,在保留原书知识性和可读性的同时,还增加了趣味性的内容。在这本书里,科特勒等几位教授努力让读者对亚洲营销的精彩世界有最新和最权威的见解。它无疑将成为一本好的教材和新的畅销书。

  《市场营销原理》也是全球商学院广泛采用的经典教材,是国内众多高校本科生、MBA学生市场营销学课程的主要教材,还可以作为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参考用书。《市场营销原理(第13版)》总共四章以及附录:
  第Ⅰ篇 定义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过程
  第Ⅱ篇 理解市场和消费者
  第Ⅲ篇 设计顾客导向的营销战略与营销组合
  第Ⅳ篇 拓展市场营销
  附录 营销计划

《营销管理》和《市场营销原理》这两本书哪本好阿?都是菲利普·科特勒的 看过的回答下 ?速度阿

8. 关于科特勒产品层次理论

1994年P·科特勒在《市场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专著修订版中,将产品概念的内涵由三层次结构说扩展为五层次结构说,即包括核心利益(Core Benefit)、一般产品(Generic Product)、期望产品(Expected Product)、扩大产品(Augmented Product)和潜在产品(Potential Product)。由于P·科特勒在其著作中更多地是对每个层次含义的解释,而且没有将它与三层次结构说的差异进行比较,因此,这个新概念在引入国内后仍被简单地理解为“内涵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即被认为是“顾客满意学说在产品上的具体体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