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有哪些问题

2024-05-07 05:08

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有哪些问题

 相同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国家划拨。行政单位为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任务所需的资金,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政府预算资金中分配和拨付,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与行政单位相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事业单位的资金除了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外,还有来源于上级、单位业务活动的的资金等;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使用,有用于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有用于开展经营活动的,有用于对附属单位补助的,有用于上缴上级的等等。
  不同点:事业单位对外没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由于社会职能及资金来源、用途的不同,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以下我将按各会计要素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1、行政单位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所属的行政事业部门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以及责任、权力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级次分为三级,即:
  (1).一级预算单位。
  它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有些一级预算单位,同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也称为主管预算单位。
  (2).二级预算单位。
  它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上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的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
  (3).三级预算单位,也称基层预算单位。
  它向二级预算单位或直接向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没有所属预算单位。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反映了单位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
  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预算资金,国家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1).核定收支。它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人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年度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
  (2).定额或定项补助。它是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所谓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如对高校实行的人均定额补助。所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某些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项目给子补助或对大型修缮及设备购置进行的补助。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它是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有哪些问题

2.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式有何异同?

  相同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国家划拨。行政单位为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任务所需的资金,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政府预算资金中分配和拨付,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与行政单位相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事业单位的资金除了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外,还有来源于上级、单位业务活动的的资金等;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使用,有用于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有用于开展经营活动的,有用于对附属单位补助的,有用于上缴上级的等等。
  不同点:事业单位对外没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由于社会职能及资金来源、用途的不同,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以下我将按各会计要素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1、行政单位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所属的行政事业部门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以及责任、权力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级次分为三级,即:
  (1).一级预算单位。
  它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有些一级预算单位,同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也称为主管预算单位。
  (2).二级预算单位。
  它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上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的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
  (3).三级预算单位,也称基层预算单位。
  它向二级预算单位或直接向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没有所属预算单位。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反映了单位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
  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预算资金,国家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1).核定收支。它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人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年度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
  (2).定额或定项补助。它是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所谓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如对高校实行的人均定额补助。所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某些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项目给子补助或对大型修缮及设备购置进行的补助。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它是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

3. 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预算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一环。建立预算管理程序,包括预算编制程序和预算执行控制程序。预算编制要组织与协调各部门共同进行。预算控制是协调、纠偏过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有个时间过程,先后次序及处理各部门之间关系的规定。程序控制制度的制定旨在避免工作混乱,追求较高的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原则
预算管理的原则包括责任制原则、例外管理原则、有效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1.责任制原则
指对负责的工作范围可控制事项负责。如我们把各责任区域的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各责任区域对本区域发生的可控制成本负责。
2.例外管理原则
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因为实际发生的情况往往与预算有出入。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一般不逐一查明其原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如某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生产用刀具等用品特别节约,经过核查,是外方管理专家的非程序性采购造成记录的时间差和因非程序性采购造成的工作混乱、数量差错。这是一种不合情理的节约。于是公司重新修正公布了新的采购控制程序,并随时检查该程序的有效性。
3.有效性原则
是指预算编制不要过于繁琐,预算控程序要有可操作性,避免预算管理失效性。
4.经济效益原则
是为控制所费与所得效益相比,后者应大于前者。
总之,在实践中,预算的执行控制是最大的难点。如投资预算从批准预算到预算执行,期间时间跨度大,情况变化复杂,预算执行偏差大,超预算执行必须申请追加预算,有一定的批准程序,否则,预算就没有严肃性。对经营预算要定期调整,因为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内部状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预算管理必须是动态性管理。我们于每年末调整后五年预算,对年度预算的执行控制,于每季度末分析评价本季度预算执行差异,预测调整年度内后各季度预算,编制管理报告书,以指导下一阶段工作。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预算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编制足以反映现实的预算,避免预算过于繁琐;
划定预算的控制责任,划清各责任人的实际业绩;
注意防止各部门从本部门出发以预算目标取代企业目标;
预算控制不是对现状本身的控制,而是对发展趋势的控制;
做好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业绩记录,以便分析比较;
预算责任必须落实到人;
预算控制是激励经理人员的依据,是他们对预防偏差、纠正偏差所采取的措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局限性预算管理也有其局

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4. 如何进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分析与控制

单位预算是一个单位对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如何取得资源和使用资源的一种详细计划,是单位未来整体工作规划的总体安排。近几年来,虽然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已在大部分单位铺开,但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单位对预算管理的理解具有片面性或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未引起单位管理层的真正重视或未能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事业单位预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预算核定缺乏针对性,预算依据缺乏标准性;对预算管理职能认识不足;预算编制过于依赖财务数据;错误地认为预算是纯财务行为;预算管理信息不对称,导致预算失真。针对这些情况,根据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实际运用,对如何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谈几点体会。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机构保障

  预算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部门、职工个人在实现预算管理目标、合理组织预算收入及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强调人人都是预算编制的参与者,人人都是预算目标执行的实现者,即要求单位全员参与、全员监督、全员考核。因此,预算管理体系可分为以下3个层次:

  (一)预算的决策层——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委员会主任由单位最高领导者担任,成员由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审议批准有关预算管理目标和规章制度;审议单位年度预算方案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议批准年度重大预算调整方案;审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报告;审议批准预算考评奖惩方案。

  (二)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办公室

  作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设在单位财务部门,由具有预算管理职能的综合计划部门、财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直接对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单位预算编制总目标及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年度任务与改革要求,提出年度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纲要;组织和指导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负责审核、汇总、报批及批复单位年度预算执行调整等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分析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单位年度预算总目标的实现;负责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有关预算管理工作。

  (三)预算的责任部门——单位内各基层部门

  单位内各基层部门作为预算的具体实施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实现预算管理和其他基础管理的有机结合,并提供预算管理所需要的所有实际信息反馈,为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的编制、预算考核等提供基础数据。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内控制度作为支撑,在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前提下,才能执行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实并发挥效益,必须有一套适合单位自身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要求,以及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的规定,单位需要层层落实职责,严格奖惩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为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完善各部门(岗位)责任制度。各部门(岗位)是预算管理执行的最小单位,每一项部门、每一岗位每年首先要根据单位的总体工作和要求,制定有效的工作目标,并进行分解,落实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要求,在执行工作目标时明确责任和义务,以岗位责任制度保证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单位资产是完成好各项工作目标的主要载体,对于每一项资产必须有效地体现其使用价值,实现资产管理的最优化。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制定有关资产的管理制度,如日常使用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等物品(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的采购计划、领用手续、使用和保管都需要配备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建立资产集中采购制度和大额资产的招投标制度,防止和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避免资源浪费。在事业单位中,除了房屋有较大价值的固定资产外,车辆也占了固定资产的较大份额,对于车辆管理应该从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单独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杜绝车辆资产购置的盲目性、使用的随意性和处置的不规范行为。

  完善资金使用制度。资金是一个单位生存的命脉,是预算管理的经济支柱。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安全规范地管理资金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单位如果为了使现有资金达到保值、增值的最佳效果,进行对外投资,就必须建立投资管理制度,来规范工作程序,避免“一人言”带来的恶果。在日常的工作中,资金使用除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外,还需要符合单位预算管理要求,符合有关的工作程序。

  完善人员分配制度。人是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的主体,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需合理有效地配置各部门人员,采取公正、公平的分配激励制度,调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实现人员分配的定额预算。

  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单位预算管理指标是单位每一责任人工作目标的总和,在预算管理执行中,根据工作岗位分解指标,分解责任,分解业绩,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单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各岗位的工作业绩进行定期考核,以奖惩手段鼓励职工更好地为完成各自工作目标而努力。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协调工作

  预算编制前、申报中、执行中均需要各层次、各相关主体间的协调,才能使预算方案有效地执行。

  预算方案编制前的协调工作。预算方案反映整个单位一定期限内资源来源和资源使用的总体目标,是各部门或单位工作的结果。为此,在编制预算前,预算职能部门需要与单位管理层沟通,了解未来期限内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需要深入各业务部门了解情况,掌握实际工作的需求;需要向财务部门了解现金流量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资金。

  预算方案申报中的协调工作。预算方案一经确立,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报核批。这就需要预算职能部门与主管部门进行沟通,阐述预算方案形成的必要性和真实性,从而对目标达成一致认识,达到预算方案的预期效果。

  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单位预算的执行是整个单位全体职工的共同行为,必须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沟通,从而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单位预算又是单位经济活动的一张“晴雨表”,是衡量预算执行标准的度量尺,作为最初反映信息的财务部门是预算执行的重要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单位预算管理办公室及时反映尺度差异信息,以便单位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相关业务,使预算执行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工作

  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要综合考虑单位预算年度的各项经费收支情况,由于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的科研任务,从事科研业务活动,涉及到生产经营的事项相对较少,因此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按照“以收定支,收支相等,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反映单位预算年度总体经济运行情况的收支预算。如果在预算收入不能全部满足预算支出的情况下,单位要统筹考虑承担的各项任务和管理职能,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支出项目进行排队,确定年度预算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的内容。

5.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式有何异同?

相同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国家划拨。行政单位为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任务所需的资金,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政府预算资金中分配和拨付,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与行政单位相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事业单位的资金除了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外,还有来源于上级、单位业务活动的的资金等;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使用,有用于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有用于开展经营活动的,有用于对附属单位补助的,有用于上缴上级的等等。\x0d\x0a不同点:事业单位对外没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由于社会职能及资金来源、用途的不同,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以下我将按各会计要素分别进行简要说明。\x0d\x0a1、行政单位预算管理\x0d\x0a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所属的行政事业部门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以及责任、权力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x0d\x0a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级次分为三级,即:\x0d\x0a(1).一级预算单位。\x0d\x0a它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有些一级预算单位,同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也称为主管预算单位。\x0d\x0a(2).二级预算单位。\x0d\x0a它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上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的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x0d\x0a(3).三级预算单位,也称基层预算单位。\x0d\x0a它向二级预算单位或直接向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没有所属预算单位。\x0d\x0a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x0d\x0a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反映了单位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x0d\x0a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预算资金,国家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x0d\x0a(1).核定收支。它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人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年度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x0d\x0a(2).定额或定项补助。它是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所谓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如对高校实行的人均定额补助。所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某些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项目给子补助或对大型修缮及设备购置进行的补助。\x0d\x0a(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它是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式有何异同?

6.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就单讲我专业范围内的一个:差旅成本。
一般来说企业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具体的机票钱酒店钱如何降下来;员工违反规定的行为如何去规避;领导和财务如何能更好地掌握公司的出差成本核算和管理;
但是总的来说,大部分公司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项,即是花很大的力气去和航司或者差旅管理公司谈判如何能够获得更低的价格。
低价对公司来说是好事,因为很直观,但是对于航司来说肯定不是好事,因为它的利润降低了,而降低利润意味着在其他地方的服务质量也会同步下降,航司不是傻的,肯定不会做过分让利的事情,只是这些下降的服务质量一般会分摊在每一个乘机人身上,公司普遍还感受不到,但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没有好结果,只会跟现在中国满大街低价吆喝的街市一样。
而且企业的成本真的只能通过降价实现吗?之前航司的人分享过一个企业的案例,为了不要显得太假,航司连人家HR的名字照片都发上来了,应该是真实案例。
具体的数字不太方便透露,大意就是通过与差旅管理公司联手,制定严格的政策管控,让员工无法通过漏洞越级享受不该有的差旅服务,例如无法定中午的贵价航班、以及四级员工不能享受一级员工的出差待遇等等。最终总成本下降了10%,再结合航司的大客户协议,最终整体下降了20%。在这种情况下,带来的结局才是双赢的。
以上内容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7. 什么是“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俺来回答:俺没有查百度百科的定义,用自己的理解给你说一下。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收支控制的一种方式。这个管理方式的特点是事业单位向所属财政局“年初上报全年预算(各种需要花钱的项目和预计金额),全年运行完,年末上报全年决算(一年里,总共花了多少种项目的钱,每个项目实际花了多少),即年初预算年终决算。
实行预算管理与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相对应。有的事业单位实行的是自收自支管理,即自己挣钱自己花。一般医院,学校,就是半预算半自收自支的,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就完全是自收自支的。
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属于收支比较稳定的单位,呵呵,钱可能不是很多,但是绝对有保证。每个地区的某某局,某某办,某某委,基本上都是。

什么是“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8.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式 有何异同

  相同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国家划拨。行政单位为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任务所需的资金,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政府预算资金中分配和拨付,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与行政单位相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事业单位的资金除了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外,还有来源于上级、单位业务活动的的资金等;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使用,有用于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有用于开展经营活动的,有用于对附属单位补助的,有用于上缴上级的等等。
  不同点:事业单位对外没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由于社会职能及资金来源、用途的不同,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以下我将按各会计要素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1、行政单位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所属的行政事业部门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以及责任、权力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级次分为三级,即:
  (1).一级预算单位。
  它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有些一级预算单位,同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也称为主管预算单位。
  (2).二级预算单位。
  它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上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的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
  (3).三级预算单位,也称基层预算单位。
  它向二级预算单位或直接向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没有所属预算单位。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反映了单位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
  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预算资金,国家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1).核定收支。它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人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年度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
  (2).定额或定项补助。它是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所谓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如对高校实行的人均定额补助。所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某些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项目给子补助或对大型修缮及设备购置进行的补助。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它是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