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尤其少?

2024-05-10 03:57

1. 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尤其少?

在大学里,女生数量剧增,我比较关注的是博士生的数量,2017年,高校女性研究生比例首次超过了男生,女生占比50.64%。女研究生比男生多了25000多人。在女性研究生群体中,包含女性博士生。在高校扩招之前的1998年,博士生中女性的比例为21.9%,到了2006年,女博士的比例达到了35.7%。十年之后的2017年,全国在校博士生数量是361997,其中女性博士生142173,占39.27%。

女博士的比例接近40%,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据统计,超过40%的女博士选择高校就业,意味大学是女博士最集中的就业单位。因为高校很多岗位,尤其是教学岗,一般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但在教学或科研岗修成正果的不是那么多。最新统计表明,高校专任教师总数1633248人,其中女性专任教师总数为813837占比49.83%。大学女教师名副其实成为大学的半边天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天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职人员女性占40%,专任教师(含实验及双肩挑)女性占33.2%。其中女性正高122人仅占专任教师(含实验及双肩挑)的4%。

如果北航是理工类高校,女性教授偏少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来看看某所文科类大学语言类学院,其中二三级教授有4名,是清一色的男性教授。

曾经一项调查显示,大学讲师和副教授的女性比例接近四成,而到了教授级别时,女性仅占两成。北航女性教师最终成为女教授的比例应该是中国内地很多高校基本情况。

那么,为什么女博生的数量在高速增长,但修成正果的女教授还是那么少?

纵观国内外高校的,德国高校的女教授比例相对高一些,据统计,德国大学女教授比例超过18%。为什么全世界女教授的比例都达不到半边天?

科研领域的女教师偏少,人们通常认为是性别歧视。事实上,性别歧视是存在的,不是主要原因。调查显示,仅有25%的教授认为自身所在的学术机构中教授的性别比例相当,有多达67%的受访教授发现女性教授“较少”或“极少”,仅有9%的受访者认为男性教授数量占劣势。

女性从大学到博士,其智力和科研能力并不比男性弱。性别歧视是比较偏颇的,也不是女教授偏少的主要原因。

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尤其少?

2. 在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相对来说比较少?

在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相对来说比较少?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以往20年以来,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发展状况受到了许多关注。她们在学术圈是不是存有也看不清的“天花板”?学术圈的性别歧视到底有多比较严重,女性在科学领域又是不是明显被小看?
无论大家是不是认可男女在科学领域应遵循同一套游戏的规则,有一点是被基本常识和科学研究一同确认的:无论在大学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新项目,或是学术研究岗位中,女性在对数学课工作能力拥有高需求的科学领域(GEEMP),如地理信息科学、水利学、社会经济学、数学课与电子信息科学、物理等领域中占有着相对性较差的占比。而在非数学课高需求的科学领域(LPS),如生物科学、社会心理学、人文科学,女性则常占有更高一些占比。

以往,大家通常把性别歧视作为科学研究圈女性较少的首要缘故。殊不知,此项科学研究的学者觉得,虽然性别歧视在学术研究领域确实存有,但并没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比较严重。金泽等经济师强调,个人在考量岗位成本费和盈利后,会挑选在自身相对性更高效率的领域工作中,进而得到比较优势。她们觉得,均衡工作中与家庭的经济成本。是LPS领域女性终断学术研究路面的缘故。赛斯等心理学专家则尝试以“人-物喜好”差别作出表述:女性喜好情感的、以“人”为向导的领域,而男士喜好系统化的、以“物”为核心的领域。这种喜好与学术研究领域挑选有较大的关联。

总体来说,金泽和赛斯觉得男性和女性对数学课有关领域的看法和期待更很有可能影响到她们自己的课程挑选。学术圈的性别歧视小故事或许使很多女性在挑选岗位之路时深感彷徨,金泽和赛斯期待现阶段的探究结果可以鼓励年青的女性专家学者投身于科学研究圈。自然,金泽和赛斯相对性开朗的表述也遭受了一些持慎重心态的竞争者的怀疑。但无论一切,女性在科学研究圈的影响力已经一点一点地明显改善。学者坚信那样的更改可能不断,并为此投入着勤奋。

3. 在科研圈里,为什么学科研的女教授很少呢?

 众所周知,科研圈里有男教授也有女教授,但是在科研圈里与科研女教授却非常的少,那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里就不得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女性所担任的社会角色来看,她们所付出的时间比相对于男性来讲更加的多样化。女性受制于婚姻与生育下一代的影响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们在科研中付出的精力相对于男性来讲较小,而科研是一项随着年龄阅历增长而增长的技术活,从各方面的因素来看,大龄女性在科研界的生命力自然低于大龄男性。其次,从孕育后代的责任来讲,女性所承担的生育责任自然要大于男性的生育责任。这也是女性母性光辉的伟大,当女性们孕育后代之后,他们所充当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候的她们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人员了,这时候的她们,更加是一个嗷嗷待哺孩子的母亲。至少在孩子入学之前,女性们都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这也是从优生优育的原则而出发的必然过程,因为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更加需要的是母亲的陪伴,因为母亲可以为他们带来一切安全感。
从感情的角度来讲,女性的心思更加细腻,也更加的具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便是母性光辉的体现。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讲,一个安稳而又温馨的家庭是他们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在事业上他们的进取心显然就不如男性进取心强。婚后的女性们或许会拥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或许会成为家庭主妇做职业太太。而对于男性来讲,他们依然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承载者,所以科研界女教授相对较少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在科研圈里,为什么学科研的女教授很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