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的研究历史

2024-05-21 04:09

1. DDT的研究历史

DDT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但是这种化合物具有杀虫剂效果的特性却是1939年才被瑞士化学家米勒(Paul Hermann Müller)发掘出来的。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DDT,鸟类体内含DDT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级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生物放大)。1962年,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还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催生婆。DDT的有毒人造有机物是一种易溶于人体脂肪,并能在其中长期积累的污染物。DDT已被证实会扰乱生物的荷尔蒙分泌,2001年的《流行病学》杂志提到,科学家通过抽查24名16到28岁墨西哥男子的血样,首次证实了人体内DDT水平升高会导致精子数目减少。除此以外,新生儿的早产和初生时体重的增加也和DDT有某种联系,已有的医学研究还表明了它对人类的肝脏功能和形态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由于具有较低的急毒性和较长的持久性,也降低了有机氯杀虫剂的使用次数。然而,却也因此使此类的杀虫剂具有较长的持久性,长期累积下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 针对产生的毒性而言,ddt杀虫剂具有肝毒性,会引起肝肿大的肝中心小叶坏死,同时活化微粒体单氧脢(酶)(microsomal monooxygenases),亦会改变免疫功能,降低抗体的产生,和抑制脾、胸腺、淋巴结中胚胎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的速率。 ddt产生其他毒性对小鼠或其他动物均无致癌性,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短期致突变性试验中,亦呈阴性反应,此点特性,获得许多国际组织的肯定。然而却由于ddt的累积性和持久性形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遭到禁用。这个DDT是杀虫剂(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用途很广泛。DDT最先是在1874年被分离出来,但是直到1939年才由瑞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Paul Muller重新认识到其对昆虫是一种有效的神经性毒剂。 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地以喷雾方式用于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例如在印度,DDT使疟疾病例在10年内从7500万例减少到500万例。同时,对家畜和谷物喷DDT,也使其产量得到双倍增长。DDT在全球抗疟疾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用氯奎治疗传染源,以伯胺奎宁等药作预防,再加上喷洒DDT灭蚊,一度使全球疟疾的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1962年,全球疟疾的发病己降到很低,为此,世界各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都在当年的世界卫生日发行了世界联合抗疟疾邮票。这是最多国家以同一主题,同时发行的邮票。在该种邮票中,许多国家都采用DDT喷洒灭蚊的设计。 也就是在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在其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中高度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最终会在动物体内富集,例如在游隼、秃头鹰和鱼鹰这些鸟类中富集。由于氯化烃会干扰鸟类钙的代谢,致使其生殖功能紊乱,使蛋壳变薄,结果使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类接近灭绝。一些昆虫也会对DDT逐渐产生抗药性、以对抗人类由于人口无节制增长而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基于此,许多国家立令禁止使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 由于在全世界禁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以及在1962年以后又放松了对疟疾的警惕,所以,疟疾很快就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卷土重来。今天,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国家,每年大约有一亿多的疟疾新发病例,大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儿童。疟疾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病因与死因,这除了与疟原虫对氯奎宁等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外,也与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对环境危害又小能代替DDT的杀虫剂有关。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

DDT的研究历史

2. 什么是DDT?

DDT有多种释义,具体如下:
1、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₆H₄)₂CH(CCl₃),是有机氯类杀虫剂。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
2、DDT:摔角招式
DDT=Deep Death Taste(深度死亡体验),一种摔角技,是锁住对手头部,落下后使对手头部撞到地面给对手造成重创的强力摔技。发明者:Jake “The Snake” Roberts(中译名“蛇王”)。
3、DDT:爆燃转爆轰
DDT是爆燃转爆轰(Deflagration-to-Detonation transition)的简称,爆燃转爆轰过程通常称为DDT过程。

4、DDT:网页游戏弹弹堂
 DDT(网页游戏弹弹堂)指弹弹堂,是一款由第七大道开发的一款Q版射击类竞技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于2009年8月发售。《弹弹堂》在游戏里中可以和不同的玩家进行竞技对抗,简易的键盘操作,在整个竞技对抗过程中更容易与玩家互动和竞技。
5、DDT:道道通导航地图
DDT:道道通导航地图,目前国内主要的导航地图之一,地图数据还比较详细,许多GPS用户都装DDT来导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道道通导航地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网页游戏弹弹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爆燃转爆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摔角招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3. DDT的危害


DDT的危害

4. 什么是DDT?

威力超群的DDT
1925年,瑞士化学家保尔·赫尔曼·米勒开始了合成杀虫剂的研究。有一天,米勒接到他的妹妹从奥尔坦家乡寄来的信,从信中得知,家乡又闹起了严重的虫灾。米勒想起小时候听老人说起的中国人的名言“以毒攻毒”,决心要发明一种威力超群的杀虫剂,帮助乡亲们消除虫灾。
理想的杀虫剂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它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和性质呢?他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经过认真思考之后,他认为,理想的杀虫剂应具备以下7个条件:一是对昆虫有剧毒,二是中毒迅速;三是对哺乳动物和植物无毒或只有微毒;四是无刺激性,没有气味或仅有微弱的气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五是毒杀范围应当尽可能广泛,包括尽可能多的节肢动物;六是具有长效,即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七是价格便宜,经济实惠。
按照这些要求,摆在米勒面前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合成新的杀虫剂从事化学合成的研究;二是检查合成的新药是否具有杀虫效果,即从事生物学实验。
3年过去了,他合成了许多化学药物,但这些药物往往要在喷洒后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起到杀虫作用,中毒过程太缓慢了。同行们劝他别再钻牛角尖儿了,他自己也承认,要找到一种好的杀虫剂确实不容易。难道能因此半途而废吗?他实在不甘心,想到乡亲们受虫害的痛苦,想到“以毒攻毒”的名言,他决定咬紧牙关,继续进行试验。
米勒知道,一些农药公司制造的杀虫剂是蛾类胃毒剂,也就是随着食物被害虫吃进胃里之后才能起毒杀作用,所以,这种胃毒剂不能用来防治带菌的虱、蚤等,因为虱和跳蚤吸食人或畜的血液,不会把药物吃进胃里。为了对这些害虫也能杀灭,他竭力想寻找一种触杀剂,也就是说,虫子一接触到药物,它就能穿透昆虫体壁,起到毒杀作用。
米勒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一天,他看到了双苯基三氯乙烷的制备方法,这就使他从氯代甲基的毒性出发,进而想知道三氯代甲基的触杀效果。
1939年9月,米勒正式公开了他的研究成果:新型的杀虫剂对家蝇有惊人的触杀作用。随后,他又制备了这一药物的各种衍生物,终于合成了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即威力超群的DDT。
DDT的化学结构是由苯环和三氯乙烷基构成的,其中苯环是致毒部分,三氯乙烷基是脂溶性部分,它对害虫几丁质层的高度亲和力,能使DDT透过体壁进入虫体,起到触杀作用。
DDT发明后,化工界对他的发明视为奇谈怪论,但当他们把生产DDT的化学方程式细细审查之后,便不得不称绝。瑞士政府将这种新型杀虫剂用于防治马铃薯甲虫,结果非常成功。
DDT的触杀效力被承认了,但由于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价格贵,它还不能被普遍推广。后来,经过无数次的改进,1942年才正式投放市场。1943年,美国农业部进行了试验,也证实了DDT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1943年10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斑疹伤寒在意大利南部港口那不勒斯流行起来,这种病是由虱子作媒介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让人们全部脱掉所穿的衣服,将其焚毁,再换上新衣服是难以做到的。于是,有人想到了DDT,用它来毒死虱子!
1944年1月,在那不勒斯开始大面积使用DDT,无论军人还是老百姓,都要排起队来喷洒DDT溶液。3周之后,虱子被彻底消灭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止了斑疹伤寒病的流行,从而有力地显示了DDT在防治斑疹伤寒及由其他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方面的重大功效,从此,DDT名扬世界。

5. 什么是DDT?

DDT是一种杀虫剂,现已禁用。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 diphenyltrichloroe thane),化学式(ClC₆H₄)₂CH(CCl₃)。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
DDT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但是这种化合物具有杀虫剂效果的特性却是1939年才被瑞士化学家米勒(Paul HermannMüller)发觉出来的。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

扩展资料:
DDT最先是在1874年被分离出来,但是直到1939年才由瑞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Paul Muller重新认识到其对昆虫是一种有效的神经性毒剂。 
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地以喷雾方式用于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例如在印度,DDT使疟疾病例在10年内从7500万例减少到500万例。同时,对家畜和谷物喷DDT,也使其产量得到双倍增长。
DDT在全球抗疟疾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用氯奎治疗传染源,以伯胺奎宁等药作预防,再加上喷洒DDT灭蚊,一度使全球疟疾的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到1962年,全球疟疾的发病己降到很低,为此,世界各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都在当年的世界卫生日发行了世界联合抗疟疾邮票。在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在其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中高度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最终会在动物体内富集,例如在游隼、秃头鹰和鱼鹰这些鸟类中富集。
由于氯化烃会干扰鸟类钙的代谢,致使其生殖功能紊乱,使蛋壳变薄,结果使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类接近灭绝。一些昆虫也会对DDT逐渐产生抗药性、以对抗人类由于人口无节制增长而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
基于此,许多国家立令禁止使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 由于在全世界禁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以及在1962年以后又放松了对疟疾的警惕,所以,疟疾很快就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卷土重来。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国家,每年大约有一亿多的疟疾新发病例,大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疟疾还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病因与死因,这除了与疟原虫对氯奎宁等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外,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对环境危害又小能代替DDT的杀虫剂有关。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

什么是DDT?

6. “DDT”是什么?

DDT是一种强效杀虫剂,在防治农业虫害和疟疾等方面,都立过大功,但这玩意也是把双刃剑,不光能杀虫,对人还有其他动物的健康也有很大威胁,比如说它能让鸟类产出软壳蛋,无法顺利孵化,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在上世纪差点就因为DDT灭绝。

7. DDT 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一,事物的性质是多方面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二,事物的不同性质对于人们的不同需要来说,可分为有利一面,和有害一面.有利的就是正价值,有害的就是负价值.DDT有灭害虫的作用,但也污染环境.三,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总能找到趋利避害的办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
(1)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的检验,人们可不断纠正错误的认识,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3)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DDT 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8. DDT有哪些贡献?

DDT的生产技术复杂,所以价格昂贵,还没有得到推广。后经工艺改良,成本下降,才在1943年起大量上市。接着就成为风靡一时的杀虫剂,和原子弹、青霉素一起,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有效地消灭了传染病的媒介——体虱和跳蚤等,防止了疾病的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控制意大利那布勒斯城斑疹伤寒的流行,和在地中海地区、印度、东南亚等地区防治疟蚊方面都战功赫赫。
在农业上,DDT能杀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和蔬菜等的许多害虫。它还能杀灭蚊蝇,在医疗上也有极大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