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2024-05-10 14:32

1.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我国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的教育和科研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称为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地球科学最高学府和地学人才的摇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中央部属高校,由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共同建设,现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和国家“111计划”成员高校之一,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体、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占地面积约1700亩。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7个。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学校拥有纸质图书资料155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期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0个。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校学生2569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973人、硕士研究生3971人,博士研究生1159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265人,各类留学生400人。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简称地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51],“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创始成员。[1]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1]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摘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提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简称地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51],“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创始成员。[1]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1]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回答】
]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85752.04平方米;设有23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336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1040人;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回答】
你好 录取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什么时候可以收到录取通知书 安徽的【提问】
您好,在录取后https://www.ems.com.cn/queryList可以在这个网站查询录取通知书的进度,一般会在开学前给予发送【回答】
查不到【提问】
那就是现在还没有发放录取通知书【回答】
好的【提问】
正常情况下大概是本月十五日到八月初这个时间段会收到【回答】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的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教育部“GIS软件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GIS软件开发与应用工程中心”,具有“3S”实验室、GPS实验室、变形监测实验室、空间信息处理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等实验室;拥有计算机网络、空间信息数据处理、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 GPS接收机、数字化测图系统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备仪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的科研平台

4.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

1.地大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几人间?是否独立卫生间?
住宿条件还可以,跟武汉的大学都差不多!有4人间,6人间和8人间!4人间有独立卫生间,一年1200元!
2.校园环境怎么样?
校园环境挺好的,绿化做得不错,毕竟是老校,这点你不用担心的!
3.能否在地大修双学士?修双学士对以后的考研或找工作是否有用?
可以修双学位,但是你要问一下,那些专业是可以修双学位的,因为每年都会有变化的,专业可能会增加!修双学位对你找工作有点用,对考研没多大用,一般外企比较看重双学位!
4.食堂条件怎么样?一月在校吃的方面花费多少?
食堂条件一般,你知道的,大学里面的食堂都是差不多的,一顿饭1荤两素的话是4.5元!荤菜单价是2.5元
5.我没到过武汉,其他问题我也不知问什么了,请有心人帮忙补充吧,好坏两方面都成,只求更好的了解地大。
武汉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城市,夏天热的你透不过气来,且热的时间持续很长,一般到九月份左右,冬天也冷的要命!
武汉交通是很便利的,基本上你回家都有火车到你所在的省会城市,但是就是如此,导致春运和暑假,火车票很难买到!武汉有大学生近400万,所以每到节假日,搭公交是很挤的!这也是武汉的一大特色!
武汉的小吃很多,著名一点的是武昌的户部巷,汉口那边的石记热干面,精武鸭脖!
玩的地方有江滩,长江大桥,黄鹤楼等等,购物游鲁巷广场,亚贸等
总之等你来了,你慢慢的去了解,你会渐渐喜欢上武汉的! 
正好我是地大11新生,我是学测绘的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术研究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持的“973”项目及专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殷鸿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确定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荣获“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殊荣。学校师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4篇,Science 1篇。5年来,学校共有5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收录,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和CSSCI。  科学研究始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引领行业科技发展,培养和输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学校作为唯一高校参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拥有军工项目科研生产完整资质,成立了2个“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预研分中心,参与了“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搜救。学校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学校及时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奔赴灾区,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重建与城镇选址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纸质图书资料155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67个,多媒体资源近60000小时;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地球科学一一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EI》、《CA》、(Pж)、《CBST》、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美、德的《地球科学光盘数据库》以及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湖北省优秀期刊”。《地质科技情报》:《CA》、《GeoRef》、《PЖ》收录,已进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是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大学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程地球物理类专业学术期刊。《安全与环境工程》:本刊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入网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宝石和宝石学》: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术研究

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址

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占地面积约1700亩。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教学楼群、窗明几净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宽阔的林荫大道,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邮 编: 430074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科学研究

地球科学学院的地质学科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地球物质科学、地球表层科学和地球动力学三大学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多年来在高分辨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微体古生物学和分子古生物学;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迁、西部地质填图;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结构、组成、形成和折返机制;中国东部岩石圈结构、组成及壳幔交换;固体地球系统内广义地质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及其时空结构;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灾害防治、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年均科研经费到位1500余万元。每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近30篇(光盘版)被三大检索收录,共有4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Nature》杂志上发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科学研究

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1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作为是世界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地大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